7月27日,“集智共创新时代·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第三站在深圳零一学院圆满闭幕。本站研讨会是“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的收官之站,来自20余所高校的教授、专家、学者代表汇聚零一学院,共同探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的新模式、新路径。
(资料图片)
本次研讨会期间,与会嘉宾通过X-Fusion、企业采访、与零一师生深度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沉浸式体验”,融合前两站研讨会成果,初步形成《 “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专家共识》草案。闭幕式现场,与会嘉宾围绕研讨会形成的草案进一步分组研讨。
研讨会缘起
共探、共创、共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2023年3月,由郭东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原校长),韩杰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胡海岩(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原校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郑晓静(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原校长),郑泉水(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五位院士联合发起“集智共创新时代·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依托深圳零一学院主办,联动国内以力学和工科见长的双一流高校承办、协办,共同举办“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共探、共创、共建适合新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该系列研讨会开幕式暨首站和第二站研讨会分别于5月26日-5月28日、6月30日-7月2日在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举行。7月23日-7月27日,第三站来到深圳零一学院。
携手共建
“政产学研用金”多元视角汇聚
在7月23日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院士作为东道主发表欢迎致辞,并提出对本次研讨会的殷切期望:“我们正在做的是一件国家交给我们的伟大战略事业,其重要性不亚于两百年前的德国洪堡教育改革,只有充分交流,相互学习借鉴,才能聚力汇智,真正实现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外国专家和科技人才服务处处长陈颖和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黄鸣分别代表市区两级的科创委发表致辞,并表示深圳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来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事业平台。
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力作《大学与创新》主旨报告,从大学的使命,大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何促进高质量的发展,加速知识交流的学术实践等层层递进、娓娓道来大学与创新的重要性。“深圳是创新之都,零一学院办在深圳是最好的选择。零一学院把清华钱班14年的创新教育探索实践经验、成果带到了深圳,我们也希望能辐射全国。”郑力分享道。
“零一学院致力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助力教育大转折时代的指数式变革,实现数智时代规模化、个性化创新教育高峰。”郑泉水院士在《零一学院:无界创新生态的构想与实践》主旨报告中,讲述了把握强国战略和时间窗口机遇的重要性,零一学院将通过“四步走”战略,实现从清华钱班到零一生态的拓展,联动形成学生人人个性化成长、“冒尖”的创新教育生态。
晶泰科技首席技术官古亮博士和深圳天使母基金投资二部总经理肖伟分别作为科技产业界和风险投资界的代表,做了精彩的分享。
主旨报告之后,现场开启《集智聚力,共建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生态》主题圆桌讨论。圆桌讨论由深圳零一学院讲座教授、联合创始人相韶华主持,郑泉水院士,黄鸣局长,古亮博士,肖伟总经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力学科技英才班管理委员会委员、班主任范煜等围坐一堂,“政产学研用金”多元视角碰撞,嘉宾从如何定义拔尖创新人才,如何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生态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观点交锋,思想的火花吸引在场代表专心倾听。
企业参访
打通校企合作中的关键堵点
在7月23-26日的会议日程中,参会代表先后走访了比亚迪等具有代表性的深圳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总部,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并达成共识。在比亚迪总部,与会代表先是参观了比亚迪展厅,并与比亚迪各个技术研发方向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于企业如何就前沿技术方向提出挑战性问题,如何通过拔尖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计划来有效答题交换了意见。
在研讨会期间,专程邀请了清华大学钱学森班2016级优秀毕业生毕恺峰进行分享。毕恺峰在前不久刚刚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了研究成果——《三维神经网络用于精准中期全球天气预报》,报告了业内“首个在中长期气象预报上精度超过传统数值预报方法的AI模型”。这是中国科技公司首篇作为唯一署名单位的Nature正刊论文。
毕恺峰的案例引起了参会代表的强烈兴趣,与会嘉宾通过圆桌论坛发表了各自观点,对于如何打通校企合作中的关键堵点,实现化偶然为必然,实现更多拔尖创新人才的涌现贡献了真知灼见,并围绕着“如何帮助学生挑选合适的实习部门与导师”“如何确保导师的高水平投入”“如何选取适合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任务”“如何根据企业课题匹配合适的学校老师去”“如何构建校企贯通的人才评价体系”展开了深入的分组讨论。
进阶研讨
达成“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专家共识
除了走访企业之外,与会代表也参与了同期举行的首届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深度沉浸式体验了零一特色的“学生—问题—导师”三要素汇聚,完整体验了从挑战性问题(X-idea)的发布、学生们围绕问题进行的拆解和研讨,再到研究思路的形成和发布的全过程,亲身见证了学生内在激情如何被点燃,通过团队协作进行跨界思维碰撞产生好的想法并付诸研究。与会代表还参与了已经加入零一学院1-2年的老生的研究进展分享,从而更好地理解从X-idea开始牵引学生进行进阶研究和精深学习。
与会代表们围绕着如何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生态,进行了三轮进阶式的深入研讨。在7月26日晚上的日程中,原定两小时的研讨环节被延长到三个半小时,与会代表的内在激情也被问题所点燃,对于“共建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联盟工作机制”、“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计划”“共筑拔尖创新人才三要素汇聚陪长平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的生态化合作机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最终在7月27日上午凝结成为《2023“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专家共识》(草案)。
据悉,在经过进一步的修订后,该《专家共识》的文本将进一步发给所有与会代表和院士专家征求意见,未来择机正式发布。与会代表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命运与前途的大视野,具有强大的使命号召力,未来不仅要在人才选拔、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具体事务方面积极推动,更要成为理念的传播者,实践的践行者,生态的建设者,将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计划推行到各个高校,有点及面地带动高等教育的变革。
郑泉水院士在最后的总结发言中讲到,零一学院是一个共建共享的平台,帮助各个大学跳出现有的院系体制,做给社会创造巨大价值的事情,回报这个时代,未来让更多人受益,希望参会代表带回一个小小的种子,回去后在本校做一个小范围应用,成功之后再向更大范围推广,从而创造对整个学校和社会更大的价值。
记者了解到,未来,零一学院将进一步总结三站研讨成果,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形成《 “拔尖创新人才特色陪长”三年行动方案》,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多方合作的拔尖创新人才陪长生态,集智聚力、携手奋进,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为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标签:
7月27日,“集智共创新时代·2023年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系列研讨会”
蜀锦织机,惊艳亮相大运会开幕式,用跨越2000多年的底蕴向世界证明古蜀
关于海底捞芝麻酱什么牌子的内容,包含海底捞芝麻酱是什么牌子的海底捞
大河网讯2014年,受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影响,18岁的河南商丘小伙祝志
近日,韩国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个常温超导材料,引发全球关注。这种被命名
1、爱自己。2、对自己要求不高。3、时刻给女朋友有安全感。本文到此讲
湖北工业经济“赛马”,荆州缘何能拿下第一?,宜昌,襄阳,县市区,湖北省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价值数据的流通、共享越发重要,区块链的“信
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街车和跑车的区别介绍,街车和跑车的区别这个
防抗“杜苏芮”丰泽在行动丨重点企业爱心捐赠致敬人民子弟兵
“一朵莲花开湖中,半片淡黄半片红。双色睡莲翘龙湖,最是盛夏好风景。
“八一”建军节之际,宾川县延安精神研究会开展延安精神进农村暨“八一
国家发展改革委8月1日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人民网记者许维娜摄人民网北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教师基本工资
【解说】7月30日,在成都大运会武术项目女子太极剑赛场上,一套行云流
记者从市通信管理局了解到,受强降雨影响,房山区和门头沟区部分乡镇出
青蛙的生长过程视频,青蛙生长变化过程图片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
1、预防森林火灾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是目前国内主流的监控方式,这是传统
谷歌近日向用户发送电子邮件,再次提醒他们,公司将于2023年12月1日清
1、1、这件事情是要分面讲的!2、讨厌下雨!3、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心理缺
界面新闻记者|黄昱界面新闻编辑|在房地产行业艰难复苏的背景下,房企盈
今年很可能超过2015年,成为历史上最热的夏天。面对高温酷暑,人们在开
强降雨还导致北京多地出现险情,部分路段被淹,群众被困,消防救援人员
经我院研究决定,对以下专业及研究方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第4科
北京日报讯(记者陈强)前天,十渡镇域内多条道路因暴雨被迫封闭。当天
旗帜飘扬,“红马甲”上线,8支志愿服务队集体亮相……7月27日,郑场镇
7月29日14时30分,太原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市市政建管中心落实市
7月31日,嘉实致安3个月定期债券最新单位净值为1 1326元,累计净值为1
今天小鱼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白色月光结局宋佳怀了谁的孩子呢,白色
《山西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提出鼓励公共文化服务创品牌,主流媒体,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