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热门 > >正文

民生证券:从“贫富分化”看超额储蓄流向

  • 2023-01-12 23:20:37来源:金融界

超额储蓄向高收入群体倾斜,我们将此称为超额储蓄“贫富分化”。

要点

储蓄=收入-消费,储蓄即收入未被消费掉的部分。储蓄不止一种形式,可以是存款、理财等金融资产,也可以是地产等不动产。


【资料图】

我们所说的“超额储蓄”,特指居民存款多增。超额储蓄积累有两个来源,收入扣减支出所得剩余增多;或居民减配其他资产之后增配存款储蓄。

2022年超额储蓄积累过程中,超额储蓄更向高收入群体倾斜。面对向高收入群体的超额储蓄,即超额储蓄持有者“贫富分化”,市场担忧超额储蓄无法有效转化为消费或者投资,因为消费倾向边际递减。

事实是否果真如此,超额储蓄“贫富分化”意味着什么?

2022年超额储蓄的确向高收入群体倾斜,即超额储蓄“贫富分化”。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不同收入群体。参考国家统计局信息,按照收入分位数,将居民划分为低、中、高收入群体。

因消费节制而积累超额储蓄,2022年高收入群体表现强于中低收入群体。

将高收入群体对比其他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收入基本保持稳定,然而高收入群体消费下降更多。故高收入群体收入扣减消费所得储蓄,积累更多。

之所以中低收入群体疫情之下收入下降更多,因为中低收入群体集中于服务业、个体私营企业等,这些行业与企业在过去两年受损严重。

消费表现恰恰相反,相比于衣食住等刚需消费,疫情之下旅游、酒店等高端消费降幅更大。高收入群体是旅游、酒店等高端消费主要支出群体,可见高收入群体疫中反而面临更大幅度的消费下降。

因减配地产而积累超额储蓄,2022年高收入群体表现强于中低收入群体。

全国层面,东部地区购房贷款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在过去两年中,东部地区购房贷款下降更快。东部地区居民收入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侧面反映高收入群体有更多存款增长。

超额储蓄的确更向高收入群体倾斜,但这不影响2023年超额储蓄释放。

市场担忧超额储蓄被“富人”持有,富人边际消费倾向低,因而超额储蓄无法有效转化为消费或其他投资。我们认为不必太过担忧。

当前贫富分化扩大只是阶段性的,阶段性收入分化对消费倾向影响有限。

过去两年服务业、个体私营企业更受疫情冲击。疫后经济修复,其修复弹性也会更强。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将有明显改善。

2022年超额储蓄主由地产减配贡献,这部分超额储蓄流向与收入的相关性低。

根据我们先前测算,2022年居民减配地产贡献过半超额储蓄。这主要是因为地产趋冷,居民购房意愿下降。未来一旦居民风险偏好回升,居民购买更多非存款资产,这部分超额储蓄也将释放。

超额储蓄结构分化,预示2023年高端消费、服务消费、地产后周期板块或迎来更大修复弹性。

超额储蓄释放将沿着消费和投资两条路径展开,收入结构分化对超额储蓄流向影响,也可以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分析。

第一, 因为超额储蓄更多被高收入群体持有,高收入群体投资意愿更高。故而超额储蓄若释放,激发出的 资产配置(例如股、地产等)弹性或将强于消费。

第二, 消费方面, 对收入敏感的消费或更受益于超额储蓄释放, 如出行链(旅游、航空、酒店等)与高端消费。

第三, 资产配置方面, 东部沿海城市、高能级城市地产修复弹性或强于其他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超额储蓄回流地产之后,还将带动地产后周期消费反弹。

最后, 高收入群体在酒店、旅游等方面的支出,形成相关消费领域从业人员的收入,而这部分群体收入相对较低。 故而高收入群体超额储蓄释放之后,或最终也将带来低收入群体消费改善。

我们认为2023年消费修复 节奏顺序 或为:出行链消费(旅游、航空、酒店等),高端消费(金银珠宝、白酒等),大众可选消费(服装等),地产后周期消费(家具家电、建材等)。

目录

正文

引言

疫情以来,居民部门囤积大量超额储蓄,成为影响未来消费反弹与资产价格的潜在“蓄水池”。

在之前的系列研究中,我们分别探讨了超额储蓄的来源、规模和释放的可能性。

然而,居民超额储蓄积累同时,居民收入分化持续扩大。居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平均数突破历史最低值。

一般认为,由于消费倾向递减效应,个人收入越高,用于消费的比例越低。社会收入分布向高收入群体倾斜,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会下降。

当前贫富分化扩大,市场担心未来超额储蓄不会如期释放。

本文通过分析居民收支结构变化,揭示疫情后收入分化背后不同以往的特征,以及居民收支结构与超额储蓄之间的关系。

本文最终回答:疫后收入分化是否会制约超额储蓄释放以及超额储蓄释放的可能结构与路径。

一、 2022年超额储蓄高收入群体贡献更多

(一)超额储蓄的两大来源:消费节制和地产减配

储蓄=收入-消费;储蓄即收入未被消费掉的部分,储蓄不止一种形式,可以有存款、理财等金融资产,也可以是地产等不动产。

我们所说“超额储蓄”指居民存款多增。它有两个来源,收入扣减支出所得剩余增多;或居民减配其他资产之后增配存款储蓄。

2022年,这两个来源均产生大量超额储蓄。一方面,居民降低消费导致(收入-消费)变多;另一方面,居民减配地产、赎回理财,储蓄结构中存款变多。

在《超额流动性系列研究(一):居民超额储蓄,规模几何?》中,我们测算出2022年居民消费节制贡献约2万亿超额储蓄;地产减配和理财赎回分别贡献约4万亿和0.8万亿超额储蓄。

理财赎回贡献相对较小,我们可以认为消费节制和地产减配是形成超额储蓄的两大主要渠道。

(二)高收入群体消费节制更明显,贡献更多储蓄

先前的研究已经测算出超额储蓄的总额度,我们还关注超额储蓄的结构特征。哪些人持有更多的超额储蓄?

储蓄行为与收入相关,我们不妨从收入群体角度去观察。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不同收入群体。参考国家统计局的做法,按照收入分位数,将居民划分为低、中、高收入群体。

我们发现2022年高收入群体收入下降更少,但消费下降更多,形成更多储蓄。

其一,高收入群体收入受到的冲击比中低收入群体要小,典型表现是居民收入两极化更明显。

以收入中位数/收入平均值来衡量收入分化,2020年以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在不断下降。2022年,该比重进一步突破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

收入差距拉大背后的逻辑在于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受冲击更为严重。

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更多来自工资性收入,而低收入群体经营性收入比重更高。根据2016年CHFS数据,低、中、高收入群体的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逐渐提高,分别为61.3%、66.8%和69.6%;而低收入群体的经营性收入占收入比重(20%)则明显高于中等收入群体(7.5%)和高收入群体(14.4%)。

但是疫后经营性收入受冲击最严重,而工资性收入韧性最强。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持续提高,经营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降幅最大。2022年前3季度,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升至2017年以来的最高值;而经营净收入(15.7%)占比明显低于疫情前(17.1%)。

其二,高收入人群的服务类消费更多,但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更严重,所以高收入人群的消费下降更快。

疫情压制消费场景,服务类消费受冲击更严重。 不妨将居民消费二分为衣食住等刚需类消费与其他服务消费。截至2022年9月,居民其他服务类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重降至40.4%,是2015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相对地,衣食住等刚需支出比例反常回升至59.6%。

高收入群体服务类消费意愿更强,受冲击更为严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居民收入越高,居民衣食住等刚需消费的占比越低,服务类支出占比越高。服务类消费在疫情中受冲击更严重,这意味着高收入群体消费受疫情冲击更大。

(三)高收入群体持有更多资产,减配地产囤积更多存款

高收入群体持有更多房产,在减配房产过程中,有更多存款增长。

由于缺乏不同收入群体配置地产的直接证据,我们可从地区层面侧面观察。2022年截至10月,东部地区购房贷款占全国的75.9%,明显高于中部地区(7.5%)和西部地区(16.5%)。东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中西部,这侧面反映出高收入群体配置更多地产。

过去两年居民大幅减配地产,高收入群体购房贷款下降更多。近两年房企信用风险事件,叠加限购限贷加码,居民购房预期明显走弱,居民地产贷款大幅降低。2022年Q3,个人购房贷款同比降至2012年以来的历史最低值。地区层面,我们同样看到收入更高的东部地区购房贷款增速下降更快。

二、当前收入结构并不会抑制未来超额储蓄释放

(一)收入分化会逐步收敛,并不影响消费反弹

由于消费倾向递减效应,市场担忧收入分化会抑制居民消费。

通常认为个体具有消费倾向递减效应,也就是说个人收入越高,用于消费的比例越低。社会收入分布向高收入群体倾斜,总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会下降。因此收入分化会抑制整体消费水平。

当前贫富分化扩大,市场担心未来超额储蓄不会如期释放。但我们认为这并不需要担忧。

疫后收入分化扩大为阶段性现象,防疫放开后,经济结构修复,收入分化将收敛。

收入分化扩大的重要原因在于中低收入群体所在行业受冲击更严重。服务业、个体私营企业吸纳更多中低收入群体,他们在疫情中受冲击更严重,中低收入群体收入下滑更多。

防疫放开后,经济修复,这些行业与企业的修复动能也将更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反弹动能也将强于高收入群体,收入分化将再度收敛。

服务业复苏与地产回暖将拉动消费支出反弹,释放部分超额储蓄。

如前文所说,疫后服务业因场景限制受冲击更大,服务消费反常偏低。高收入群体服务消费占比更高,消费潜力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囤积更多超额储蓄。居民减配地产也明显拖累地产后周期消费,地产后周期消费增速罕见持续为负。

2023年防疫放开后,服务消费大概率明显改善;房地产市场一旦回暖,地产后周期消费也将迎来反弹。

(二)居民资产配置结构与收入分化无关

居民资产配置行为与风险偏好以及资产预期收益率有关,这部分超额储蓄的形成与释放和收入无关。

2022年超额储蓄大多来自储蓄中存款变多,它的形成与收入结构无关。

根据我们在《超额流动性系列研究(二):超额储蓄三问:能否释放、流向何处、谁来”买单”》中的测算,2022年居民减配房产贡献了一半以上的超额储蓄。这主要是因为地产趋冷,房价上涨预期被打破,居民购房意愿下降。

未来一旦居民风险偏好回升,居民购买更多非存款资产,这部分超额储蓄也会释放。

2022Q4以来房地产增量政策不断落地,2023年地产大概率企稳回暖。中央层面,“三支箭”逆转了2016年以来的收紧政策,信贷、发债和股权融资均有放松。地方层面,越来越多城市放松限购,政策刺激力度不断加大。政策还持续推进保交付,稳定购房者预期。

地产具有“买涨不买跌”的金融属性。一旦居民需求刺激带动销售回暖,地产价格或将正常化。居民购房预期好转,居民购房意愿将重新恢复。

三、2023年超额储蓄的释放结构与路径

2022年,居民降低消费、减配地产从而囤积大量超额储蓄,高收入群体在此过程中贡献更大。

超额储蓄释放将沿着消费和资产投资两条路径展开,收入结构分化对超额储蓄流向的影响,也可以沿着这两条路径展开分析。

第一, 因为超额储蓄更多被高收入群体持有,高收入群体投资意愿更高。故而超额储蓄若释放,激发出的资产配置(例如股、地产等)弹性或将强于消费。

第二, 消费方面,对收入敏感的消费更受益于超额储蓄释放,如出行链(旅游、航空、酒店等)与高端消费(金银珠宝、白酒等)。

第三, 资产配置方面,东部沿海城市、高能级城市地产修复弹性或强于其他地区。值得注意的是,超额储蓄回流地产之后,还将带动地产后周期消费反弹。

最后,高收入群体消费会显著拉动服务业改善,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改善。换言之,高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的另一面是低收入群体收入。故而高收入群体超额储蓄释放之后,或最终也将带来低收入群体消费改善。

我们认为2023年消费修复节奏顺序或为:出行链(旅游、航空、酒店等)>;高端消费(金银珠宝、白酒等)>;大众可选消费(服装等)>;地产后周期消费(家具家电、建材等)。

风险提示

1)疫情发展超预期。 疫情影响超过预期,本文测算或有误差。

2)政策演变超预期。 国内政策力度、方向可能有相应调整,超出我们预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标签: 资产配置 收入结构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民生证券:从“贫富分化”看超额储蓄流向

超额储蓄向高收入群体倾斜,我们将此称为超额储蓄“贫富分化”。要点储蓄=收入-消费,储蓄即收入未被消费掉的部分。

何猷君28岁生日官宣喜讯!正式荣升为政协委员,穿西装帅气亮相

1月12号,赌王儿子何猷君迎来28岁生日,没有了父亲的庇荫,他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并在生日当天官宣喜讯,这份喜讯对于整个家族来说绝对是一份

精彩看点:最新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1月12日)

最新黄金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1月12日)

工商银行龙凤呈祥金条25克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1月12日)_全球新资讯

金投网提供工商银行龙凤呈祥金条25克价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1月12日),工商银行龙凤呈祥金条25克价格最新消息(2023年01月12

见面聊,客户给了意外大单!他们出海“抢单”停不下来

浙江桐乡市商务局贸促会专职副会长潘颂英负责的是组织企业赴法兰克福参展,有30多家当地企业陆续抵达了欧洲。杭州市计划在2023年组织超150个团

全球新消息丨宜宾市筠连县规定的产假有多少天

正常产假98天,最多可休158天。法律规定:《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法律、法规规定外,延长

世界最新:苏州漕湖卫生中心hpv疫苗预约流程

预约流程:1、进入预约平台后,点击进入界面填写手机号及验证码;2、正确填写个人信息;3、信息完善后点击“首页”;4、点击“预约挂号”;5、...

“两节”期间 太原推出100余项文博活动 观焦点

“两节”期间太原推出100余项文博活动

RNG又要赔钱了?和WBG合同纠纷一审开庭,判定RNG被执行827万

自从去年S12世界赛开始,RNG就不断传出面临各种官司的消息,而大部分官司都集中在年底,随着新年的到来,RNG的各种官司结果也纷纷出炉,之前的

天天观点:【券商聚焦】高盛维持九兴控股(01836)“买入”评级 仍看好其经营改善前景

2022年第四季度OEM(代工)业务销售额同比下降15%,出货量同比下降17%,被同比增长2%的平均售价部分抵消,均低于该行及管理层此前指引。电话会

【全球热闻】两会“辛”看点丨山东进入两会时间 有委员调研2000多名教师建言乡村教育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辛振东满倩倩济南报道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将于1月12日在济南召开。1月10日,出席山东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委员们

黑龙江鸡西:兴凯湖开启冬捕 沿袭百年渔猎文化|全球最新

黑龙江鸡西:兴凯湖开启冬捕沿袭百年渔猎文化---1月10日,黑龙江省鸡西市肃慎文化·兴凯湖冬捕节在密山兴凯湖开幕。冰上祭祀纳福、踏雪寻鱼、

30?如何快速并有效的将冰箱里的榴莲味去掉?

其实这个一般都是异味覆盖的方法1 橘子皮除味取新鲜橘子500克,吃完橘子后,把橘子皮洗净揩干,分散放入冰箱内,3天后,打开冰箱,清香扑鼻,异味全无

康弘药业:目前正在按计划开展验证性临床,预计2023年上半年拿到临床试验数据|全球今日报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10日讯,有投资者向康弘药业(002773)提问,董秘您好,请问利他司特临床进度到哪步了?大约什么时候才能上市公

多因一果故意伤害致死的 即时看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

小家电板块1月9日涨1.02%,小熊电器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147.23万元_当前要闻

1月9日小家电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 02%,小熊电器领涨。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176 08,上涨0 58%。深证成指报收于11450 15,上涨0 72%。小家电

天天即时:山东12岁子女抚养费包括什么

1、抚养费也称抚育费,是父母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2、我国《民法典》上的抚养费,是指当父母或

今年春运,河南总客流量预计近9千万人次,您“动身”吗?-天天热点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王新昌1月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我省全力做好2023年春运服务保障工作的具体情况。三年就地过年

天天微动态丨竹叶贷网贷7000逾期不还会不会被起诉

可能会。如果用户使用网贷消费之后出现了逾期,并且经过网贷机构和第三方的催收人员催缴欠款无果之后,网贷公司可能就会向法院提起诉讼。网贷

火箭科学和官僚主义——2022年国外航天发射的一些事件回顾

火箭科学和官僚主义——2022年国外航天发射的一些事件回顾作者:JeffFoust(thespacerview),编译:杨庭辉就发射活动而言,2022年是

意甲:AC米兰平罗马

原标题:意甲:AC米兰平罗马1月8日,AC米兰队球员波贝加进球后庆祝。新华社发(阿尔贝托·林格利亚摄)当日,在2022-2023赛季意大利足球甲级联

环球热文:怎么做山药排骨汤 如何做山药排骨汤好喝呢

1、主料:排骨500g、铁棍山药1根、白玉菇适量、海鲜菇适量、木耳适量。2、辅料:葱姜适量。3、调料:料酒少许、食盐适量。4、做法:排骨洗净沥

青岛地铁12号线,“千呼万唤始出来”!

日前获悉,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公布青岛市2023年重点项目名单的通知》。其中公示的1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包括了市域轨道快线(西海岸金

泉阳泉:公司饮料项目进展正常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1月5日讯,有投资者向泉阳泉(600189)提问,尊敬的董秘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公司的饮料产品过年是否会上市销售。借

身体乳每天都擦吗_环球快播报

关于身体乳每天都擦吗的内容,包含如果每天都擦身体乳会怎么样?每天涂身体乳真的有必要吗

2022 年终总结

在12月31号晚上这天,打开朋友圈大家都在告别2022、迎接2023,我却想不到任何值得发的内容。没有外出体会元旦的节日氛围,也没有观看任何跨年活动

又飘了?张云雷出行被偶遇,女粉三鞠躬遭鄙视,清洁工的反应亮了 全球实时

“耍大牌”一直以来都是娱乐圈明星的一大弊病,拿着高于正常人千百倍不止的薪资,干着比一般工种都要轻松的工作,还要佩戴上耀眼的明星光环...

世界快看点丨异动快报:数源科技(000909)1月6日14点35分触及涨停板

1月6日盘中消息,14点35分数源科技(000909)触及涨停板。目前价格11 01,上涨9 99%。其所属行业房地产开发目前下跌。领涨股为数源科技。该股

组件企业排产临时上调 光伏板块掀涨停潮 光伏ETF平安(516180)、光伏ETF(159857)涨近6%

光伏设备板块今日集体大涨,板块内掀涨停潮,截至发稿,宇邦新材“20cm”涨停,东方日升、通灵股份涨超10%,福莱特、爱旭股份、钧达股份、...

关注:2023兔年邮票发行计划一览

经国家邮政局审定,《癸卯年》特种邮票计划发行数量、仿印审批目录情况如下:序号志号邮票名称发行日期枚数或版式面值(元)计划发行数量(万

猜您喜欢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服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